1. 首页 > 新闻

“保姆去哪儿了”需反省

  当保姆的老乡陈姨不久前辞职不干了,还心有余悸地表示“再不做保姆”了。陈姨烧得一手好菜,又懂得婴儿的护理,雇主开的工资确实也不低,对她的评价也很好,但有一天陈姨发现雇主居然安装了摄像头监控她干活,觉得备受歧视愤然离职。

  保姆到哪儿去了?的确,完善市场机制也好,家政行业职业化也罢,是化解保姆荒的出路。只是年轻人不愿干保姆,成熟保姆转行,一个巴掌拍不响,保姆素质参差不齐、服务水平低是“硬伤”,雇主是否尊重了保姆的劳动和人格,不是把保姆当做外人甚至牛马?高素质的保姆要有合理的薪酬匹配,还应享受到休息等权益。本身市场不完善,家政公司规模小、经营方面粗放等问题导致鱼龙混杂,但保姆权益的“失血”,真正欠缺的是管理规则。一直以来,保姆应具有什么样的从业资格,准入门槛怎样?雇主和保姆发生纠纷,适用劳动法否?工资之外购买社保、休息权怎样界定?种种问题都是未解之惑。要是权益保障仍然乏力,收入也不高,甚至面临雇主的刁难和歧视,找不到说理的地方,都将使人望而却步。

 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保姆不是呼来喝去的下人,不要单纯指望将心比心的情感互动,市场的自净功能有限,关键要出台规范家政业的制度,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。诸如建立家政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,成立保姆协会等自治组织强化自我管理,将中介纳入监管体系,重中之重是将雇主和保姆之间的权利、义务和责任等进行清晰的界定,形成均衡的制约。否则,保姆素质提高了,但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护,很有可能中途“开溜”,家政培训岂不是狗熊掰棒子?

本文由佚名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